LOL:迦娜女神的召喚師

河流之汪

科幻小說

“呵,還有心思看小說呢?”
“妳們兄妹倆拖欠我的幾個月房租,是這輩子都不打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329章 走向現代化

LOL:迦娜女神的召喚師 by 河流之汪

2023-9-4 22:33

  “是!”銳雯認真地點了點頭。
  這位本來沒什麽文化也不愛讀書的女戰士,這時還像模像樣地拿起紙筆,做起了工作筆記。
  這也不是她的什麽形式表演。
  事實上,在當上這個領風者支會會長之後,深感責任重大的銳雯,就不自覺地養成了做工作筆記的習慣。
  她把自己的工作經歷,遇到的問題、相應的思考,都原原本本地記在上面,等待著以後找到可以為她指明方向的智者解答。
  而如今來到無極村的李維,顯然是就銳雯等待的那位導師。
  “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。”李維這時也正好說到:“我之前沒來過艾歐尼亞。但好在銳雯同誌這些天記下了許多工作筆記,讓我能對艾歐尼亞的真實情況擁有更加深入的了解。”
  “那上面有許多她對艾歐尼亞農村情況的采訪記錄和調查結果,對我的幫助很大。”
  “而對於艾歐尼亞未來要怎麽變,變成什麽樣子,我也大致有了壹些想法。”
  李維用很謹慎的語氣說道。
  “哦?”領風者們頓時打起精神,認真地看了過來。
  他們都在等待李維的答案。
  只聽李維總結道:“艾歐尼亞的主要矛盾,就在於日益增長的人口數量,與均衡法則之下有限的自然資源之間的矛盾。”
  “為了緩和這種無法根除的矛盾,艾歐尼亞以前采取的辦法,是將壹部分人‘開除人籍’,讓窮人和賤民盡可能地少占據土地,少消耗資源,並變相剝奪他們結婚生育的權力,從而維持人與自然的整體均衡。”
  現在領風者來了,當然不能再這麽做了。
  那該怎麽做呢?
  怎麽做才能不犧牲窮人而維持均衡,並且讓艾歐尼亞人的生活過得更好?
  “這方面,我們完全可以借鑒無極村的成功經驗。”李維說。
  銳雯在無極村的調查,對解決艾歐尼亞的賤民問題很有指導意義。
  而所謂的“無極經驗”的核心,總結起來無非兩句:
  讓多生孩子的不賺;
  讓少生孩子的不虧。
  實現後者,需要建立壹個公平的社會秩序。
  領風者只要像無極村的無極大師們壹樣,給所有艾歐尼亞人都提供壹個公平的社會秩序,讓大家即便少生孩子,也不會面臨被吃絕戶、受人欺淩、老無所依等要命問題……
  那這些本就信奉均衡之道的艾歐尼亞人,自然就會主動地約束生育、控制人口,從而維持人與自然的萬物均衡。
  “可是……”銳雯仍有不解地看了過來。
  因為李維只說了如何讓“少生不虧”,卻沒說如何讓“多生不賺”。
  而無極村能實現讓人們“多生不賺”,繼而降低村民們的生育熱情,則完全是由於它那極為特殊,與世隔絕、小國寡民的封閉社會背景——
  在這個土地承載力已然飽和的封閉山區裏,妳就算多生孩子,孩子也找不到工作,開墾不出更多土地。所以多生孩子就只能虧本,無法給家庭帶來任何收益。
  可在無極村之外,放眼整個艾歐尼亞……
  外界還有如此廣袤的土地,有如此廣闊的市場,有數不清的就業崗位……如此壹來,似乎多生孩子,也仍舊是壹件能為家庭創收的事。
  “無極村在這方面的經驗……”銳雯猶豫著提出意見:“應該不能照搬到整個艾歐尼亞去吧?”
  “沒錯!”李維贊許地看了銳雯壹眼。
  這個世界的領風者沒有純潔性的問題,但仍舊避免不了好心辦壞事的問題。壹個全心全意為乘客服務的司機,未必就是壹個能把車開好、開穩的司機。
  所以李維最擔心的從來不是大家掉隊,而是大家沖得太急。
  銳雯能沒被理想與熱情沖昏頭腦,堅持壹切從實際出發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原則,理性地去分析無極村和全艾歐尼亞的社會背景的不同,謹慎認真地去對待問題……
  這正是李維想看到的,那種信仰堅定、頭腦清醒的領風者幹部。
  “艾歐尼亞當然不能照搬無極村的經驗,把整塊大陸都建成壹個與世隔絕的原始村落。”
  “所以,我認為,艾歐尼亞更應該學習的是我們祖安的經驗。”
  前文說過,在工業化社會,壹個勞動力的剩余價值都被籽苯家拿走了,可培養勞動力所付出的成本卻需要父母承擔。
  所以過去的祖安和皮爾特沃夫,都成功實現了“讓多生的不賺”。
  那現在領風者治下的祖安呢?
  “其實,也沒有本質區別。”李維很坦誠地說。
  壹些熱血青年總把現在的祖安當成迦娜主乂聖地,甚至鼓吹迦娜主乂在祖安已經成功建成。
  但李維自己就在文章裏很明白地說了,現在的祖安,只是壹個加強版的皮爾特沃夫而已。
  在真正的大同社會實現之前,理論意義上的剝削都不會從祖安消失。
  過去祖安人的勞動剩余,都被籽苯家給拿走了。
  現在籽苯家勢弱了,但祖安人的勞動剩余,也依舊有很大壹部分要交給集體。
  只不過跟籽苯家比起來,領風者拿走的少、回饋得多,減少了籽苯家作為中間商造成的巨額損耗,相對而言分蛋糕分得更加公平。
  總之……
  在工業化社會,農業社會以家庭為生產單位的經濟模式,子女對父母之間近乎絕對的人身依附關系,都已經被徹底打破了。
  壹個勞動力的剩余價值,無論如何都不會再像農業社會壹樣,大部分歸屬於父母和家庭。
  說人話,就是:
  妳創造的價值裏壹部分給了老板,壹部分交了稅,留給自家的本來就只有壹部分。
  而妳父母也不可能像封建大家長壹樣,強行命令妳上交全部工資。
  他們能通過法律“強行”從妳手上拿走的那點兒贍養費,都未必抵得過他們撫養妳長大的時間和教育成本。
  生孩子別說掙錢,能維持收支平衡就算不錯了。
  於是人們會自發地追求優生,而不是多生。
  這壹點哪怕領風者來了,也只是有所改善,而沒有根本上的改變。
  因為現在離按需分配的大同社會還很遠,領風者只是改變了分蛋糕的分成比例,並未從根本上改變分蛋糕的方式原理。
  “怎麽做才能不犧牲窮人而維持均衡,並且讓艾歐尼亞人的生活過得更好?”
  李維再度回到了這個問題本身。
  而經過剛剛的分析,這個問題,已經可以得出答案來了——
  “領風者政權加上工業化社會,就是答案!”
  這也是壹個標準答案。
  無論放到哪兒,這個答案似乎都可以適用。
  “但是……”銳雯卻又察覺到哪裏不對:“工業化……在艾歐尼亞似乎行不通吧?”
  她見過祖安長什麽樣子。
  霧霾整天蔽日,廢水直排大海,土地寸草不生,魚蝦死亡絕跡……
  工業社會對自然資源的索取,對環境的破壞,都是農業社會萬萬不能比擬的。
  而艾歐尼亞萬物有靈,壹草壹木都是有靈魂的生命。
  如果領風者在艾歐尼亞大建工廠、大開礦山、大排汙水廢氣,把普雷西典搞成19世紀的倫敦,把衣蒲河搞成21世紀的恒河,為了工業發展而先苦壹苦大自然……
  那物質領域與精神領域的平衡就會被徹底打破,初生之土就會變得惡靈叢生。
  最終倒黴的,還是人類自己。
  “沒錯。”連連被指出問題,李維卻更加高興:“銳雯同誌,妳說的很對。”
  “艾歐尼亞自有國情在此,它是不可能像祖安壹樣實現高度工業化的。”
  “那我們該怎麽辦?”銳雯很糾結地喃喃問道。
  發展工業,會破壞均衡。
  不工業化,那艾歐尼亞人就得繼續種地。
  “那就種地嘛。”李維卻說:“無法高度工業化,並不代表不能進入工業化社會,或者說……”
  他想了想,還是把“工業化社會”,換成壹個更合適的用詞:
  “現代化社會。”
  領風者要幫助艾歐尼亞進入的,是現代化社會。
  “我打個比方……”
  “比爾吉沃特現在經過領風者改造,已經從壹座海賊巢穴,完全轉型成了壹座主營海鮮肉類生產的遠洋漁港。”
  “這座城市的漁業和服務業的產值占比很高,工業產值占比則相對很小。”
  比爾吉沃特也有船廠和武器工廠,但其體量跟整體經濟規模對比並不算大。
  哪怕在海賊經濟旺盛的時代,這座城市的繁榮之基也依舊是那二十萬漁工和漁民。占這座城市人口大多數的,也從來不是殺人越貨的海盜,而是辛勤勞作的漁夫。
  “如果說艾歐尼亞是種地的,那比爾吉沃特就是打漁的。兩者都是第壹產業,沒有太大區別。”
  “但妳能說,比爾吉沃特現在不是現代化社會麽?”
  李維用引人思考的口吻,循循善誘地對銳雯問道:
  “它與如今艾歐尼亞的區別,又在哪兒呢?”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