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辟九霄

太上真君

玄幻小說

玄正洲,大鴻帝朝所在。此洲玄宗昌隆,敬天禮地。巍巍高山聳立,潺潺秀水長流。不拘仙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360章 水不在深,有龍則靈

道辟九霄 by 太上真君

2019-1-11 19:56

  “寶鏡觀天,叩心結印?”清泓心中壹突:“妳用的是道德觀聖鏡?”
  李靜洵和那些魔頭交手,在清泓眼中,就仿佛李靜洵四周的時間放慢,所有人的攻擊趨向於靜止,讓她能快速找到每壹個人的破綻。
  這種洞察世界法則的方式,正是《三洞真經》的優勢所在。
  但在清凈道德宗中,這個以修心養性,參玄悟道為主體的門派,有壹門類似的方式。
  道德觀聖鏡,太上九寶之壹。不久之前,也正是這面寶鏡照出太上兩儀道身,從而引出道祖法相。
  “清虛道德宗的這件重寶有洞察諸天之能,師妹是從這方面琢磨的?可是以道德觀聖鏡煉成的神通,不應該……不應該是掌門壹脈的絕學嗎?師妹妳從何處學得的?”
  道德宗的掌門,必須要煉成壹門特殊神通,來操控道德觀聖鏡。不久之前,道德宗宗主就是用這種神通催動觀聖鏡,照出太上法身的。
  “師妹,妳似乎不是掌門壹脈吧?”
  “偷學的,可以嗎?”李靜洵幫人包紮,頭也不回的甩了壹句:“還有,師兄與其來這裏試探我。不如思考下,妳那有緣人是什麽情況。如今人都被妳打死了,有緣人在哪呢?”
  清泓嘴角壹扯,望了望四周:“我的靈覺應該沒錯。有緣人的確在,此地當有神靈出世。”他攤開手,掌心有壹團水藍色瑩光。
  “我殺那祖孫二人時,從其身上截取壹縷水德靈光。此光並非他所有,倒是跟這片河道有些淵源。”
  尋覓四周焦土,清泓道:“或許,這團靈光才是我真正的有緣之物。”
  看看這道靈光,李靜洵手指藏在袖袍中輕輕壹劃。
  忽然,清泓感覺四下壹涼,眼前的世界升起琉璃色的光輝。
  叮——伴隨著壹聲清脆的水滴擊打聲,他腳下升起壹面水鏡。
  在鏡子照映下,只能看到他和李靜洵二人,而四周草木焦土統統消失,唯有壹團團元氣交錯的法則。
  “這……這就是道德宗的觀聖法門?”
  在這片水鏡道域中,清泓能清晰看到百姓的行動。他們的動作極為遲緩,能在這裏預先感知到他們下壹步的活動。
  “未蔔先知,這就是師妹和諸魔鬥法時所占據先手的緣由?”在李靜洵幫助下,清泓看到兩股和手中靈光屬性接近的力量。
  其中壹股在河伯廟廢墟之下,另壹股在川楊鎮的水井底部。
  “原來如此。”清泓對李靜洵拱手道:“多謝師妹,我明白了!”他跳出水鏡道域,馬上開始收取兩股水德靈光。
  “原來是這麽回事?”李靜洵恍然大悟:“果然是新不如舊,到底是天地眷顧之神,不是這麽容易死亡的。”
  此地所謂即將誕生的新任水神,說白了就是假借清泓之手,將曾經的水神趙良月復活罷了。
  清泓作法,被封堵的河道頓時重開,浩浩蕩蕩的凈水流入全鎮。順著鎮中水渠的陣箓圖,刺激鎮中三口水井,在客棧後院的那口靈井之下凝聚靈光神性。
  “水波浩渺,降光行風,司掌雨律,哺育壹方。”清泓勾勒符詔,對靈井中壹扔:“水神良月,此刻不出更待何時?”
  伴隨著雷霆轟下,水井中仿佛有龍吟炸起,壹股股莫名龍威席卷八方。
  “這人居然還有龍族血統?”看到這壹幕,李靜洵喃喃道:“也對,要是沒有龍族血統,怎麽可能在數百年後設法復活?這水井之下應該有他昔年的龍骨。”
  再看看旁邊象征日角龍顏的“金鐘閣樓”,這閣樓分明就是用來聚集龍氣的。
  空中風雨交加,清泓以大法力復活趙良月,他身子突然顫抖幾下,眼前模糊,有種昏昏欲睡的感覺。
  “遭了,召喚道祖化身,建立紫極萬聖圖,讓我今天損耗元神過重。加上這具肉身又被人所傷,處境有點不妙啊。”
  清泓暗暗叫苦,準備從本尊傳遞力量時,背後突然浮現壹座門戶。瑞光騰騰的金霞門戶上浮現壹枚枚神秘古篆,浩大生氣從門戶中壹點點宣泄。
  “玄牝之門?”頓時,清泓明白,這是李靜洵出手相助了,於是他閉上眼,專心復活趙良月。
  “李大將軍來了!李大將軍來了!”
  突然小鎮外傳來壹陣喧嘩聲。壹聽這話,李靜洵馬上皺起眉頭。
  她本欲直接離開,但又顧忌清泓身上的傷勢,於是便留在原地:“我跟李家人有幾年沒見,他們應該認不出來才對。而且這位李將軍,應該是去年剿匪之人?李飛鳴?”
  川楊鎮被燒,目前百姓都在鎮外高坡上歇息,不敢回返鎮上。
  李將軍趕來後,看到這壹幕,馬上吩咐下去:“來人,速速安置鎮民,派軍醫幫他們療傷。還有,清點傷亡人數向我匯報。”
  不過等了壹會兒,下面人回來稟報:“將軍,聽鎮民說。昨日夜裏有兩位仙人降臨,已經出手化解災劫,並且幫他們診治療傷。眼下鎮中並不傷亡,甚至就連諸多貴重物品都沒多少損毀。”
  “仙人?”李飛鳴壹聽,暗道:“救人的仙人,是玄門之人?”
  “人在哪裏?快帶本將軍過去。”
  很快,李飛鳴來到李靜洵身邊。看到作法召喚玄牝門戶的少女,他先是壹呆,隨後反應過來:“十三妹?”
  李靜洵心中哀嘆,但還是扭頭看向李飛鳴,微微點了點頭:“待我師兄歸來,再跟三哥敘舊。”
  又是壹炷香,空中大雨落下,壹條神龍在雲霧中翻滾,旋即飛入河道之內。
  清泓則踏雲落下,回到李靜洵身邊。他法眼壹掃,看到李飛鳴:“師妹,這人是?”
  “是我家中堂兄。我們這壹輩排序後,他算是我三哥。”李靜洵神色寡淡,清泓心中馬上有譜。對李飛鳴頷首道:“原來是李將軍,我和師妹路經此地,偶感此地有壹劫數。眼下已經降服魔頭,滅去火劫,回頭這善後事,便有勞將軍出面。”
  “應該的,應該的。”李飛鳴道:“我也是昨夜接到消息,連夜過來查探情況。”
  清泓草草跟他交代幾句,拉著李靜洵就走。
  “等等——”眼看李靜洵要離開,李飛鳴趕忙道:“十三妹,五叔這些年自己在家,妳若是有空,不妨回家看看。”
  李靜洵抿著嘴,微微點了點頭:“我曉得。”
  二人化作遁光飛入水底,去見此地水神趙良月。這水神顯化龍相,正在水中開辟水府。
  清泓二人靠近後,也不去打擾他,而是站在邊上說話。
  看李靜洵有些落寞的神情,清泓小心翼翼問:“那人是妳哥?十三妹?妳在妳家排行十三?”
  “不錯,我祖父是李家的家主,至今已有三百歲。我父親是他第五個孩子。”
  李家是修真世家,人仙數量不少,也能媲美玄門的不少小門派。當然,和道德宗無法比。當初李靜洵拜入道德宗,正是要避開家族之中的糾葛。
  關於家中事,李靜洵不願多談,對清泓道:“師兄,這次幽冥之人突然在陽界顯現蹤跡。本該我親自回山門稟報。但我那堂兄憑空出現,讓我道心不穩,冥冥中有所不妙。所以,我有事要回家壹趟,勞煩妳親自去道德宗和掌門通報此事。”
  “回家?”看剛才李靜洵對李飛鳴的態度,清泓關切道:“看妳和妳家人的關系,這次回去要不要我陪妳?”
  “不是李家,是我母親那裏。”李靜洵搖了搖頭:“這次和李家人相見,讓我道心不穩,要回去見壹見母親。我擔心她那邊出問題。”
  “那妳小心。去道德宗的事,交給我了。正好,我還沒有去過道德宗山門,這次就當見見同道。”清泓大笑幾聲,旋即正色對李靜洵說:“妳也別太操心。妳這操心的性格說好聽叫‘心細如塵’,說難聽點就是‘憂慮過重’,對妳成仙不利。還是放寬心態來得好,若有事,完全可以找我幫忙。”
  “師妹曉得。”
  然後,李靜洵靜靜站在旁邊沈思。這次和李飛鳴照面,我道心馬上示警。自己這道劫數,怕是跟昔年那些爛攤子脫不開幹系。
  “必須早早跟母親見面,把事情安置妥當。”
  這時候,趙良月開辟水府完畢,過來請二人做客:“小神隕落多年,幸得兩位相助,才總算歸返本來面目。”
  二人入府,趙良月跟二人分說前因後果。
  “我本是東海龍族苗裔,是龍神與漁女所生之子。早年拜入玄門修行,後被千仞城所害,在此地開川楊鎮,積蓄龍氣。壹來為自己療傷,二來謀劃未來人道王朝之變。哪知我後人中有不孝子為爭家產,引來皇甫家賊人。”
  說到這,清泓忍不住看了看旁邊的李靜洵。
  趙良月的後人也是壹個修行世家。但因為家產問題內鬥,引來皇甫家把其滅族。難道師妹和她家人,也有類似的糾葛?
  “再然後,我那不孝子孫卷走我家幾件寶物逃出川楊鎮。不久之前,兩位上仙碰到的那對爺孫倆,正是我那不孝子的後人。他二人潛回川楊鎮,和天心魔宗聯手,意圖塑造金水之局。壹來催生龍氣誕生魔門潛龍,二來助那少女修持素水金經。”
  “那經典的確是妳家傳承?可是這經典在玄門中並不怎麽高明啊。”
  “我那不知多少代的孫女修持《素水金經》,的確是我這壹脈所傳。是昔年我父交給我母的東西。可惜母親因為父親將她拋棄,最終抑郁而終,不曾修煉玄功。不然,以她金水靈體,這玄功最適合不過。”
  清泓若有所悟:“令尊既然將道經玄功留給令堂,想必是有心等她未來修道有成,入東海龍宮再續夫妻情緣。”
  “是啊。但母親昔年傷心欲絕,哪裏還有閑工夫修行。所以,功法壹直閑置,被我那不孝子孫卷走。”
  如今趙良月分說所有因果,拿出壹卷圖紙遞給清泓:“眼下我剛剛復活。不日要去東海龍宮拜見父親。手頭沒什麽東西,這卷關於城池類法寶的祭煉圖紙,便贈予上仙。”
  二人又在趙良月處做客半日,才離開水府。瞧見岸邊李飛鳴仍在安頓川楊鎮百姓,二人悄然離開,在百裏之外道別。
  “師妹,還是那句話。如果有事趕緊跟我們聯系。不管是我還是張師兄、景軒師兄,都肯定站在妳這壹邊。”
  “我明白。”李靜洵收斂心神,努力擠出壹個笑容,化作清風離去。
  不久,她落入壹方山谷。谷中飛出仙光打斷她的路徑。
  李靜洵身形壹頓,落入谷中。
  “師兄找我,所為何事?”
  不多時,她面前仙光壹閃,壹位藍衫男子現身:“師妹。”男子面容看不真切,正是太上無名之相。
  看到無名,李靜洵輕笑道:“怎麽,師兄來找我,難道要跟我壹起去拜訪母親不成?”
  無名搖了搖頭:“我可沒那閑功夫。這次得妳那便宜師兄幫忙,在祖師講法中受益匪淺。我馬上要閉死關,參悟地仙大道。這次過來,是提醒妳。對他,妳且小心點。終究元炁道和清靈道並非壹家人。”
  李靜洵皺了皺眉:“大道玄之又玄,豈有門戶之見。師兄這話,便對不起自身太上宮傳人的身份。”
  “師妹,妳也別跟我打機鋒。面對這人,妳還是小心點吧。這次,他不就懷疑妳太上宮傳人嗎?什麽詢問妳功法,不就是覺得妳擊退那些魔頭,所用功法是《三洞真經》?”
  李靜洵默然,以她的冰雪聰明當然猜出姬飛晨為什麽懷疑她。所以,她才亮出自己的道德神通證明清白。
  “師妹,我知道妳二人意氣相投。但別忘了妳的身份。”無名嗟嘆道:“若是他早出世百年,不,三十年也好。在三十年前定下這壹天數名分,雲霄閣出世,妳我修行時便可考慮元氣之變,選擇煉氣士法門。但眼下嘛……”
  兩人道途已定,作為清靈仙道壹系的仙家,怎麽也要考慮未來的修煉環境。
  “雖然這次大家認可雲霄閣的太上法統。但別忘了,道德宗也好,太清宗也罷,玄正洲這些赫赫有名的太上道脈,哪壹個不是清靈仙道的道統?真要是讓他改天換地,重演上古元氣之境,到時候清靈仙道如何修行?難道再度落得,被雲霄閣壓在頭上的局面?太元宮絕不能忍。在場所有玄門清靈仙道的仙家也不會認可。”
  仙者,人邊還有山。仙道對環境極為看重。比起眼下清濁分離的局面,若是回返上古混元壹氣的蠻荒氣象,誰能接受?
  李靜洵沈默良久,幽幽道:“到底是玄門壹脈,不可能跟魔道壹般大肆殺伐。怕是最終,要在玉華圓光頂再演昔年之事了。”
  昔年,玉華圓光頂上,仙魔第壹次大戰,也是雲霄閣在旁主持,定下清靈仙道和濁煞魔道之論。在那次大戰中,不管兩家如何打生打死,終究沒有破了煉氣士們的大局。
  如今,若是玄門內部分歧再起,仍需在這圓光頂上再論大道,定下未來千百年的章程。
  “成也於此,敗也於此。的確要在玉華圓光頂論道,但這時間怎麽也要在這次殺劫之後。妳我還有時間安排,師妹,比起其他事,妳還是多操心操心自己的劫數。我以天算法門占蔔,妳這次劫數不小,需三思而後行。我無法幫妳什麽,但如果有事只管找人呼救。咱們的人,也不少呢。”
  “小妹明白。”李靜洵欠欠身,無名化作仙光消失不見。
  “前路漫漫,師妹自行保重!”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