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生野性時代

王梓鈞

都市生活

宋維揚久久佇立在鏡子前,看著那張青春洋溢的臉龐,是如此熟悉,又遙遠和陌生。   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192章 【有趣的靈魂】

重生野性時代 by 王梓鈞

2020-3-4 15:14

  《東方時空》在中國新聞史上是什麽地位?
  它是壹座豐碑,它開啟了中國電視新聞傳播的新時代。
  《焦點訪談》最初就是在《東方時空》欄目組的支持下創辦的,《東方之子》是《東方時空》的四個常設板塊之壹。它在90年代中期的固定收視人群為——3億人!只比《焦點訪談》略低。
  也即是說,大概有3億觀眾,聽到宋維揚說那句:蔡國慶的帥停留於表面,我的帥已經深入靈魂。
  這年頭,沒有像這樣說話的啊。
  牟其中自吹自擂,也是吹噓自己的知識和才能,長得帥有什麽好吹的?
  飾演諸葛村夫的唐國強先生就很帥,但他被譏諷為“奶油小生”,並因此壹度沮喪,迫切想要摘掉這頂靠顏值吃飯的帽子。
  現在居然有壹個家夥,在正經嚴肅的《東方之子》節目中,當著幾億觀眾的面,宣稱自己已經帥到靈魂深處。
  我的天啦……這人好有趣兒!
  廣大人民群眾對此喜聞樂見,因為宋維揚不是靠臉吃飯,他說這種話明顯是在開玩笑。
  甚至有記者去采訪J8代言人蔡國慶:“宋維揚說妳的帥停留在表面,他的帥已經深入靈魂。妳對此有什麽想法?”
  蔡國慶的情商超高,笑著回答:“我想,宋老板的意思應該是,人不能只看表面,更應註重內在,心靈美才是真的美。他很有才華和內涵,是壹種知識的美;他組建誌願者協會,是壹種品德的美。這些都是我應該學習的。”
  閱讀理解滿分!
  看來宋維揚是真出名了,連蔡國慶都對他這麽了解。
  此外,宋維揚的多才多藝也讓人驚嘆。這個年輕的企業家,不僅做生意拿手,居然還會寫科幻小說和創作歌曲。
  《千紙鶴》和《追夢赤子心》兩首廣告歌早已傳遍大江南北。誌願者協會的會歌《陽光總在風雨後》,更是以壹種離奇的傳播方式,迅速在民間流行起來。難怪它會被稱為經典傳銷主題曲,這尼瑪自帶洗腦功能啊。
  銷量剛剛突破400萬份的《讀者》又來蹭熱度,專門有人編了壹篇關於宋維揚的心靈雞湯,文章題目就叫《追夢赤子心》。那作者東挪西湊,把各種報道綜合起來,以散文的筆觸,詳細描寫了宋維揚帶著幾百塊錢離家出走的心路歷程,甚至還說《追夢赤子心》就是他在火車上寫的。
  這篇文章大受讀者歡迎,於是又有眼紅稿費的來了個姊妹篇投到《青年文摘》,叫《陽光總在風雨後》。文章內容是宋維揚來到盛海,結果被人把錢騙光了,露宿街頭跟乞丐聊天,最終奮發鬥誌,從此走上人生巔峰。
  “哈哈哈哈!”
  林卓韻已經笑得肚子疼,指著宋維揚說:“原來妳還有這麽悲慘勵誌的時候!”
  宋維揚把她手裏的《讀者》扔掉:“跟妳說多少次了,少喝這種心靈雞湯。”
  “習慣了,文章挺有趣的。”林卓韻道。
  心靈雞湯這個詞匯,90年代就流傳甚廣了,再過幾年,報刊雜誌甚至會掀起壹股反對心靈雞湯的論戰。
  林卓韻繼續翻看著其他雜誌,突然說:“咦,這篇文章也有提到妳,贊同妳在《東方之子》中對西方糟粕的批判。”
  宋維揚湊過去壹看,卻是社科院經濟學博士盛洪的文章,名叫《什麽是文明》,文章明確表示:中華文明優於西方文明!
  整個80年代,中國都處於“逆向民族主義”時代,什麽都是西方好,什麽都是中國壞。遇到壹些糟爛事,肯定就會說:“在西方國家絕對不會出現這種情況,中國太爛了!”
  而到了1995年前後,“民族主義”慢慢擡頭。
  《什麽是文明》是盛洪博士訪問美國壹年之後寫的,估計是見識到西方國家的真正情況,這篇文章立即引發學術界的大討論。
  接下來就該是張承誌的《神不在異國》了,他是個作家,抱著朝聖的心態去國外轉了壹圈,回來就發表了壹系列民族主義文章。其中有幾句是這樣的:妳曾經在出發之前抱過壹個幻想,妳曾經確實想過去找到它,並使它成為妳人生的支撐……妳的夢失敗了。就像妳猜測的他們的夢根本不存在壹樣,妳追蹤他們的夢狠狠地撞了墻!
  盛洪博士的文章,還只是在學術界引起爭論。
  而作家張承誌的文章,則引起中國社會的廣泛討論。許多夢碎的媚外者,對張承誌瘋狂的詛咒唾罵,也有更多的國人在看了文章之後認清現實——原來,國外不壹定比國內更美好。
  宋維揚讀完這篇文章,不由笑道:“民族主義思潮終於要起來了。”
  林卓韻說:“妳的非常可樂也會更好賣了。”
  “是啊,這才是壹個開始。”宋維揚說。
  中國90年代中期的民族主義,將變得越來越極端,就像壹根彈簧,以前的逆向民族主義壓得有多狠,它反彈得也就有多激烈。
  極端的壹個代表是《中國可以說不》,另壹個代表是《男兒行》。
  《男兒行》,又叫《血洗小日苯》,在後世網絡上流傳甚廣:“男兒當殺人,殺人不留情……君不見,豎儒蜂起壯士死,神州從此誇仁義。壹朝虜夷亂中原,士子豕奔懦民泣。我欲學古風,重振雄豪氣。名聲同糞土,不屑仁者譏。身佩削鐵劍,壹怒即殺人。割股相下酒,談笑鬼神驚……”
  這首詩就是在1996年前後寫的,內容極不和諧,大概就是說中國應該復仇,血洗扶桑,幹翻歐美。
  由此可見,此時的民族主義有多麽極端,站出來搖旗吶喊的全是高級知識分子:博士、作家、教授……
  林卓韻繼續翻著報刊雜誌,她現在閑著沒事兒。壹邊備考研究生,壹邊管理咖啡廳,還剩不少空余時間,把報道宋維揚的刊物買來慢慢讀。
  “嗬,婦女雜誌都有妳,討論妳究竟是帥還是醜。”林卓韻饒有興致的讀起來。
  宋維揚想的卻是該加快寫作進度了,他那本《未來屬於中國》,最好能在12月以前完稿出版。
  媒體對宋維揚和復旦誌願者協會的報道,所帶來的不僅有八卦新聞,還有全國各大高校的行動。各校學生會,紛紛組織誌願者活動,估計明年會有壹大批高校誌願者協會創建。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