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生野性時代

王梓鈞

都市生活

宋維揚久久佇立在鏡子前,看著那張青春洋溢的臉龐,是如此熟悉,又遙遠和陌生。   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138章 【相輝堂】

重生野性時代 by 王梓鈞

2020-3-4 15:14

  “相輝堂”的名字,來源於復旦的老校長馬相伯和李D輝。由於同名同姓,我們不得不用字母代替,李老先生在天有靈也只能報以苦笑。
  這是壹棟青瓦白墻的兩層建築,十年前有過壹次大修,但基本還保留著半個世紀前的樣子。
  解放前,在相輝堂演講過的大師數不勝數。
  解放後,相輝堂同樣名流雲集,蘇聯主席、法共書記、美國總統、法國總統、韓國總統……都曾出現在主席臺上,《紅高粱》的全球首映亦在此地。
  但更多的時候,相輝堂屬於復旦學生,辯論賽、詩歌朗誦、戲劇演出、社團活動……基本上每周都有新玩意兒。
  就在上周末,宋維揚還在相輝堂聽了壹次講座,主角是美國社會學會副會長、灣灣中央研究院院士林南。林教授的講座課題是“社會資本”,核心觀點為:人的社會地位越高,攝取社會資源的機會越多,同時壹個人的社會網絡異質性越大,通過弱關系攝取社會資源的幾率也就越高,人們的社會資源越豐富,工具性行動的結果越理想。
  宋維揚非常贊同這個理論觀點,但對林教授展開論述的子命題卻持保留意見,他甚至在自由提問環節中直接駁斥。
  那天下午四點多鐘,宋維揚當著幾百號師生的面,站起來說:“林教授,妳的理論是正確的,但執行起來恐怕錯得離譜。妳的社會資本理論,建立在個體理性選擇的基礎上,從而使社會資源收益最大化。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,很難做到完全理性,甚至因為感性因素而放棄利益。特別是中國這種人情社會,人們並不追求利益最大化和損失最小化,而是選擇以和為貴,甚至有句古話叫‘吃虧是福’。妳的社會資本理論,沒有考慮人情面子和文化因素,就好像基礎物理不考慮空氣摩擦力壹樣。嚴格按照妳的理論做事,是要出大問題的。”
  此言壹出,當時復旦社會系主任的臉都黑了。
  林南可是美國社會學會的副會長,是享譽全球的社會學家,復旦好不容易才邀請到中國搞講座的。壹個社會學系的本科生,居然敢如此尖銳的提出異議,就像剛學拳擊的運動員質疑泰森出拳有問題。
  林南楞了楞,隨即笑道:“這是壹個新的課題。我的社會資本理論,就像物理的力學公式,確實需要忽略空氣摩擦力。而在解決具體問題的時候,就需要把摩擦力考慮進去,或許我的下壹個課題就是《社會資本運用與文化因素偏差》。這位同學,妳還有什麽問題嗎?”
  “沒有了,謝謝!”宋維揚鞠躬坐下。
  講座結束以後,復旦社會系主任親自遞來壹張紙條,對宋維揚說:“這是林教授在美國的私人通信地址,妳以後有什麽社會學方面的問題,可以直接寫信給林教授向他請教。小夥子,妳很不錯,但寫信的時候用詞要謙虛壹些。明白了嗎?”
  “明白,我壹定改正。”宋維揚笑嘻嘻收好地址,他的目標已經達成了,就是想引起林南的註意而已。
  系主任又說:“林教授認為妳在社會學方面,很有發展前途,如果妳能考上美國杜克大學的研究生,他願意做妳的導師。這是個好機會,林教授已經不怎麽招研究生了,他手下的都是些博士。”
  “我壹定把握住。”宋維揚笑嘻嘻說,其實他根本就沒考慮過留學,只想遇到難題的時候寫信請教。
  系主任問:“妳叫什麽名字?”
  “大壹新生,宋維揚。”宋維揚道。
  “繼續努力!”系主任拍拍宋維揚的肩頭,算是把這個學生記住了。
  這位系主任,兩年前就已經享受政府特殊津貼,未來還會調去中央,可惜工作重心乃是“人口與計劃生育”——難道宋維揚今後生二胎去找他幫忙?
  ……
  這個周末,宋維揚再次走進相輝堂。
  別看平時關註科幻文學的不多,科幻協會壹舉辦活動,居然直接把大禮堂給坐滿了。好些學生就是來湊熱鬧的,反正只要相輝堂搞活動,有興趣沒興趣都來看看,在缺乏娛樂項目的年代,聚會就是最大的娛樂。
  “大家請安靜!”
  科幻學社的社長郭濤,喜氣洋洋站在主席臺上,用激情澎湃的語氣說:“我要非常鄭重的宣布,就在前幾天,我們協會的宋維揚和聶軍同學,獲得了銀河獎!銀河獎是什麽?是中國科幻文學最高獎項!銀河獎自1986年設立以來,壹直都只有壹等獎、二等獎,但是,今年專門為我校同學的作品《生化危機》設立了特等獎!這說明什麽?說明《生化危機》傲視群雄,已經不能用普通的壹等獎來評價了,必須是特等獎!獨壹無二的特等獎!現在,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,恭喜宋維揚和聶軍同學!”
  “啪啪啪啪!”
  全場掌聲雷動,都覺得好牛逼,專門為復旦學生設立特等獎啊。
  宋維揚有壹種翻白眼的沖動,雖然他不了解銀河獎,但他知道社長大人在亂吹牛逼。
  事實上,就算沒有《生化危機》,銀河獎在今年也會設立特等獎,壹直持續到大劉橫空出世才取消。
  今年的銀河獎特等獎,本該屬於王晉康的《天火》。壹個短篇故事,講的是十年期間,某科學青年被逼死,妻子被逼瘋,基本上屬於傷痕文學的科幻變種,核心觀點的是“科學自由,人性本真”。
  其實特沒勁,真的。
  如果讓宋維揚來評價《天火》,他根本就不承認那是科幻小說。
  隨著《生化危機》第三篇連載出爐,裏面暴露出來的人性復雜(聶軍的功勞,這家夥在自由發揮),從思想上已經碾壓《天火》那種老調重彈。
  不情不願的宋維揚和聶軍,被郭濤強拉著請上臺,李耀林、周正宇和丁明趁機起哄,大喊道:“老宋牛逼!老聶牛逼!”
  “牛逼,牛逼,哈哈!”其他學生跟著哄笑大喊。
  根據語言學家的研究,“牛逼”壹詞起源於東北,晚清闖關東那會兒創造出來的,北方壹些地區也有“牛”的說法。大概在80年代後期,“牛逼”壹詞就傳到了南方,只是還沒有成為無數人的口頭禪而已。
  305的這幾個哥們兒,今天可能在復旦搞出了新的流行詞匯。
  “聶軍,宋維揚,兩位大作家給同學們講幾句吧!”郭濤笑道,他已經看到了科幻學社在發展壯大。
  聶軍似乎不喜歡出風頭,直接踢皮球道:“我就代筆的,故事都是宋維揚編的。”
  宋維揚說:“我只提供了創意,聶軍同學最厲害,第三期連載內容已經上升到討論人性的高度。”
  氣氛有些尬,郭濤連忙打圓場:“哈哈,看來兩位大作家都很低調。那就讓我來提問吧,宋維揚同學,妳是怎麽聯想到喪屍這種科幻生物的?”
  宋維揚隨口胡扯道:“靈感來自於林正英的《僵屍先生》。”
  聶軍說:“老宋肚子裏的貨很多,當時他正在食堂吃飯,隨口就說出了《生化危機》的創意。”
  “現場作詩的我見過,現場編故事的還沒遇到,”郭濤有些瘋了,突然大聲問臺下學生,“大家想不想聽宋維揚同學現場編科幻故事?”
  “想!”
  全是起哄的,看熱鬧不嫌事兒大。
  “郭社長,坑我是吧?”宋維揚笑道。
  “不坑,”郭濤說,“隨便編壹個小故事就行了,有趣最好。”
  宋維揚說:“事先說好,這個故事我只講20分鐘,到時候妳們誰都別怨我。”
  “妳說吧。”郭濤笑道。
  “那我就講壹個三體人侵略地球的故事吧。”宋維揚笑得很燦爛,他完全可以想象,此刻坐在相輝堂的無數學生,被《三體》勾起興趣又沒法知道後續情節的反應。
  挖坑不填的感覺太爽了!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