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國江山風月

迷惘的小羊羔

歷史軍事

後晉開運四年,遼大同元年,即公元947年,農歷二月初。
寒風吹卷著的塵土中,卻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003章契丹人入主中原

十國江山風月 by 迷惘的小羊羔

2025-3-10 20:46

  「是的。」
  楊驍回了壹句。
  那儒將掃視了壹遍地上的契丹兵屍體,微微壹笑,頗為贊賞的說道:「合妳們二人之力,能斬殺二三十名契丹騎兵,足見妳二人頗有勇力!」
  「老夫乃是武寧軍節度使符彥卿。」
  「而今天下大亂,四海紛擾,正是豪傑之士建功立業的時候,妳們可願入我軍中,做老夫帳下的牙兵嗎?」
  符彥卿?
  楊驍的心中暗暗感到吃驚。
  沒想到,這就碰上大人物了?
  對於五代十國這段歷史,普通人可能知曉不多。
  五代十國,在唐之後,在宋之前,只壹個字便能概括——
  亂!
  天子,兵強馬壯者當為之,寧有種耶!
  對於有野心的赳赳武夫而言,這是壹個最好的時代。
  前世得益於導師的諄諄教誨,再加上楊驍的個人興趣,他對五代十國這段歷史,還是略有所知的。
  而楊驍眼前的符彥卿,在歷史上更是壹個了不得的人物。
  符彥卿出身將門,十三歲即能騎射,仕於後唐、後晉、後漢、後周、北宋五朝,累封魏王。
  三個女兒分別為周世宗、宋太宗的皇後!
  壹門三後,這可謂是極具傳奇性的事情。
  符氏家族之顯赫,毋庸置疑。
  現在,符彥卿是為後晉朝廷冊封的武寧軍節度使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(使相)、祁國公,手握重兵,出鎮壹方。
  跟著這樣的符彥卿,楊驍絕對是有前途的。
  但,楊驍並沒有立即答應下來。
  他看了壹眼身後有些惴惴不安的衛鳳嬌,又走上前,朝著符彥卿抱拳行禮道:「符公,在下有壹個不情之請。」
  「放肆!」
  還不等符彥卿說話,跟在他身邊的壹名牙將,立刻出聲呵斥道:「我家主公讓妳二人成為帳下牙兵,那是擡舉妳們,妳竟然還敢得寸進尺?」
  符彥卿揮了揮手,就讓這牙將暫且退下,隨後上下打量了壹陣楊驍。
  只見楊驍生得方面闊耳,濃眉大眼的,還身材修長,身子骨比起尋常少年不是壹般的壯實。
  尤其是楊驍在面對自己的時候,還能不卑不亢的說話。
  這讓符彥卿意識到,楊驍不是壹般人,至少並非普通的農家子弟。
  符彥卿捋須笑道:「妳有何要求,但說無妨。」
  楊驍於是指著身後的衛鳳嬌,說道:「符公,她是在下的恩人之後,對在下有收留之恩。」
  「她的父母盡皆為契丹人殺害,只有壹胞弟相依為命。」
  「如若我與其胞弟壹起入伍,她壹介弱女子,應當如何是好?」
  「請符公開恩,將衛家娘子壹並收容。」
  「好。」
  符彥卿想了壹下,便答應下來。
  「老夫府上,正好還缺幾個負責伺候,或是燒火做飯的丫鬟。妳看如何?」
  讓衛鳳嬌成為丫鬟嗎?
  楊驍看了壹眼衛鳳嬌,後者忙不叠的上前,向符彥卿福了壹禮道:「奴家願意。」
  這個時候,衛鳳嬌也是別無選擇了。
  生逢亂世,似她這樣的弱質女流,能混口飯吃,不被餓死就已經算是僥天之幸!
  怎敢奢求成為人上人,或是寄居於符彥卿府上?
  ……
  澶州,轄澶水、頓丘、觀城等縣,治澶水(因避唐高祖李淵之名諱,澶淵改為澶水)。
  先前的滹沱之戰後,晉軍主帥杜重威以十萬兵馬投降契丹,皇帝石重貴急詔符彥卿與高行周領禁兵屯駐在澶淵。
  所以,成為符彥卿帳下牙兵的楊驍、衛崢,以及衛鳳嬌在埋葬衛母之後,就跟著壹起來到了澶水城。
  澶淵,可謂是兵家必爭之地。
  可惜的是在這壹次的契丹滅後晉之戰中,澶淵以及鎮守於此的符彥卿、高行周,並沒有發揮出任何作用。
  投降契丹的彰國軍節度使張彥澤引契丹軍南下。
  耶律德光所率領的契丹大軍是繞過了澶淵長驅直入,攻破後晉國都汴京,直接侵入中原腹地的。
  楊驍依稀記得,歷史上的符彥卿、高行周,似乎在這之後,選擇率部歸降了契丹人。
  倒戈將軍?
  正常。
  在這五代十國的大亂世,倒戈、賣主求榮似乎並不可恥。
  畢竟,就連石敬瑭都能為了當皇帝,將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人,然後認了耶律德光當爹,自稱「兒皇帝」,稱臣納貢,以換取契丹人的支持……
  氣節?
  不存在的。
  那些寧折不屈的大丈夫估計現在都死光了,或者還未出生。
  想到這裏,楊驍認為自己應該煽動壹下「蝴蝶」的翅膀,影響歷史的走向。
  而這,也可能是他被符彥卿重視起來的壹大契機。
  楊驍不願意在這亂世中,當壹個籍籍無名的小人物。
  他要往上爬,壹步壹步往上爬,竭盡所能的爬到高位。
  ……
  澶淵城外,晉軍的中軍大帳之內,符彥卿、高行周正在密謀大事。
  坐在壹邊的兩名年輕人,壹個是符昭序,壹個是高懷德。
  他們都把自己的兒子帶在身邊,悉心栽培。
  此時,中軍大帳外邊有壹眾牙兵把守,防止閑雜人等靠近,高行周這才對符彥卿坦誠相告,說出了自己的打算。
  「冠侯(符彥卿表字),我聽聞契丹人攻破汴京之後,俘虜了石重貴,契丹主耶律德光還以我中原皇帝的儀仗進入東京汴梁,在崇元殿接受百官朝賀。」
  高行周瞅了壹眼符彥卿,想察言觀色,又道:「適才,汴京那邊傳來消息,耶律德光下詔將國號『大契丹國』改為『大遼』,改會同十年為大同元年,升鎮州為中京。」
  「縱觀他的所作所為,是想真正入主中原,做我們漢人的皇帝。」
  「如今汴梁朝廷的公卿百官,以及各鎮節度使也大多投降了契丹人。」
  「妳我現在手握重兵,屯駐於澶州,若沒有任何表示,難免被耶律德光猜疑,繼而引兵來犯。」
  「到時候豈非是咱們的壹場滅頂之災?」
  符彥卿聞言,低頭沈思了許久,這才瞇著眼睛問道:「尚質(高行周表字),依妳看,我等……降遼?」
  「不錯。」
  高行周長嘆壹聲道:「冠侯,若非形勢所迫,我也不願如此。」
  「我高行周不懼千夫所指,遺臭萬年。但,妳我的家眷、三軍將士,以及澶州百姓何其無辜?」
  「若為了自己的壹世清名,拉著澶州幾十萬軍民陪葬,我辦不到。」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